科室导航
治未病科
首页 > 养生保健 >治未病科
把“节”过好 预防疾病——药学部“二十四节气”系列养生科普之清明节气
来源:青岛第五人民医院    发布:2021-04-02
  

 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这样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们家重要传统节日“八节”(农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现在人们习惯清明节又称为“寒食节”,实际上,清明节和寒食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寒食节是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节日,源于祭祖,后附会以介子推的故事。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时期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中医养生来讲,清明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春阳升发已经相当旺盛,部分人发脾气的次数也在增加。肝属木,木能生火,火为心。在这个节气上,肝火会引燃心火,这两堆火要是一并烧起来,毁灭性是相当的大。“火性上炎”,火是往上烧的,所以上火了居高的头就会出现问题,患有高血压的人要格外注意,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出现头痛、眩晕一类的症状。下面推荐几个清肝降火的茶饮。

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饮用菊花茶可以清肝明目降火对上火引起的青春痘也可以起到一个舒缓的作用。菊花性凉,体虚、脾虚、胃寒症及容易腹泻者以及孕妇需谨慎饮用

在这基础上也可以适量绿茶与菊花一同饮用,懂茶品茶的人特别推崇“明前茶”,“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采摘加工的新茶,有养肝清头目、化痰除烦渴的功效。俗话说“春眠不觉晓”,饮用“明前茶”则有提神醒脑之功,如李时珍所说的“茶苦而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菊银茶

菊花5g、金银花3g、桑叶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热,解毒明目降血压。

用途:外感风热,头晕头痛目赤高血压病。

桑椹菊花茶

桑椹30g、菊花3g、绿茶3g、冰糖10g(也可不加冰糖)

用法:用桑椹的煎煮液泡菊花、绿茶饮用。

功用:清肝明目,滋肾益阴。

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传统: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此谓“不时不食”。适当选用当季蔬菜,至于寒凉、油腻、粘滞之品易伤胃阳气,则应尽量少食。可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物,如荠菜、竹笋、香椿、韭菜、菠菜、山药、百合等。银耳汤,百合绿豆汤等也是很应季的食物。

荠菜,辛、甘、微凉,入肝、胃经。凉肝止血,平肝明目,清热利湿。《滇南本草》:清肺热,消痰,止咳,除小肠经邪热,利小便。可以降肝火,全草煮鸡蛋吃可治肺热咳嗽。对高血压也有一定好处。建议不要市场买的大棚里种植的,性味偏弱,而且鲜味差很多。注意,孕妇不要吃荠菜,荠菜水煎剂可以兴奋子宫,有孕妇因吃荠菜导致流产的案例。

香椿芽,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但是食用时要注意,其性味辛、温,可促进阳气生发,肝阳上亢者少食或不食。《随息居饮食谱》:甘、辛、温,祛风解毒。多食壅气动风,有宿疾者勿食。另香椿吃前要焯水,因为香椿芽中含有亚硝酸,是一种致癌物。将洗净的香椿沥干水分,倒入煮沸的清水中焯水2分钟即可,香椿的叶子从红色变成了绿色就可以了,不要太久,不然香椿就会被煮熟了。

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香椿、竹笋以及咸菜、鸡、海鱼等“发物”。

竹笋是竹子生发出来的嫩芽,在没破土之前,称之为冬笋,破土而出的谓之春笋。冬笋特别适合于阴虚火旺的人,建议这样的人吃点冬笋炖猪肉,不但味道极其鲜美,滋补功效也很好。春笋和冬笋一样性味偏寒,但是它还有一种生发之性,有鼓舞肝胆之气上升的性质。对于常人来说春笋是春天的最佳选择,白灼不加盐或少加一点盐或酱油、香油,就是一道很好吃的蔬菜。但是脾胃偏寒,或者胃本身有一些陈年痼疾的人,比如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建议少食或不食,首先其性偏寒,另中医理论讲木克土,脾胃属土,脾胃不好的人再吃鼓舞肝胆之气的食材,就会对胃造成更大的伤害。

鸡肉,甘、温,有温中,益气,补精等功效。鸡五行属木,入肝经,可以动肝风。尤其鸡翅膀、鸡脚,动风、生痰、助火尤甚,故肝阳上亢者忌食。小儿多动症患者也少食鸡肉。

四月天光好,韶华丽景多,最是人间四月天正是踏青好时节。趁着清明假期去看看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