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大环境下,很多人不知不觉患上了像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这样顽固的职业病。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详细了解下这两种病症吧。
腰椎间盘突出症
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它是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临近的神经根、脊髓或血管等组织,而引起的以腰痛或伴有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数患者因腰扭伤或劳累及退行性改变而发病,临床上L4/5、L5/S1椎间盘突出发病率最高。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证”“痹证”“痿证”范畴。从《黄帝内经》到历代医家对腰痛、痹证等疾病的病因病机有完整的论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症状:
腰部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腰部疼痛可在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腹腔内压升高时加剧,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也使疼痛加剧,腰前屈活动受限,屈髋屈膝、卧床休息可使疼痛减轻;重者卧床不起,翻身极感困难;病程较长者,其下肢放射痛部位感觉麻木、冷感、无力。中央型突出造成马尾神经压迫症状为会阴部麻木、刺痛,二便功能障碍,阳痿或双下肢不全瘫痪,少数病例的起始症状是腿痛,而腰痛不甚明显。
颈椎病
颈椎部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颈椎病在中医学见于痹证、痿证、项强、眩晕等疾病。
病因病机: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多因慢性劳损或急性劳损或急性外伤引起。由于颈项部日常活动频繁,活动度较大,易受外伤,因而中年以后颈部常易发生劳损。如从事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会计、誊写、缝纫、刺绣、司机等职业者或长期使用电脑者;或颈部受过外伤者;或由于老年人肝肾不足,筋骨懈惰者。
颈椎病主要症状:
1、神经根型颈椎病:
多无明显外伤史。大多数患者逐渐感到颈部单侧局限性痛,颈根部呈电击样向肩、上臂、前臂乃至手指放射,且有麻木感,或以疼痛为主,或以麻木为主。此类患者颈部常无明显疼痛。
2、脊髓型颈椎病:
缓慢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走路欠灵、无力,打软腿、易绊倒,不能跨越障碍物。晚期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3、椎动脉型颈椎病:
主要症见单侧颈项部或枕顶部发作性头痛、视力减弱、耳鸣、听力下降、眩晕,可见猝倒发作。常因头部活动到某一位置时诱发或加重,头颈旋转时引起眩晕发作是本病的最大特点。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主要症见头痛或偏头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颈肩部酸困疼痛,上肢发凉发绀,眼部视物模糊,眼窝胀痛,眼睑无力,瞳孔扩大或缩小,常有耳鸣、听力减退或消失。头颈部旋转时可明显加重。
我院骨科治疗优势
我院继承祖国传统医学,通过中医保守治疗:创立了内外同治,筋骨并重的治疗方法,比如针灸(辩证取穴)、隔物灸、拔罐、推拿等治疗以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放松腰背肌、刺激神经肌肉恢复;中药塌渍、中药熏蒸(自配中药)以活血化瘀止痛治疗。配合牵引、药物及练功等治疗:药物以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消除神经根水肿药物为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腰背部及双下肢功能锻炼。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腰椎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以及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广泛患者的一致好评。

我院骨科的诊疗特色
1.中药塌渍治疗
运用红外线治疗仪与中药外敷相结合,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物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在治疗慢性损伤性疾病时,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组织水肿。红外线还经常用于治疗扭挫伤,促进组织肿张和血肿消散以及中风后遗症等。

2.熏蒸床:
也称为中药蒸气浴治疗对颈、肩、腰、膝、踝等部位的局部或全身中药熏蒸。适用症于颈、肩、腰、腿疼痛,骨伤疾病、骨折中后期辅助治疗,还包括肩周炎、腰肌劳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适用于病情比较顽固的患者。

3.针灸火罐艾灸治疗:
能够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止痛。应用于风寒湿邪导致的软组织损伤、运动创伤、关节炎、风湿类疾病、代谢异常性疾病、软组织肿胀、肢体不利,感觉较差及骨创伤后的疼痛治疗。

4.牵引:
牵引是通过外力及自身的重力将脊柱椎体之间的间隙通过牵引而增宽,有利于缓解疼痛,提高痛阈,纠正错位。主要适应于颈腰椎疾患,减轻患者痛苦。